
引言
三年绘新景,奋进启新程!2025年,是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节点,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大岗镇全域焕发新生机——产业沃土“月月有开工”,“四季有节”点燃城市烟火气,村容村貌“颜值”刷新,从田间地头到街头巷尾,处处涌动着发展活力。为全面展现大岗镇在“百千万工程”中的建设成果,特推出“百千万成果展”专题系列报道,展现大岗镇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独特魅力,本期聚焦大岗镇典型村之一——高沙村的“多彩”蜕变之路。
高沙村,位于蕉门水道旁珠江出海口处的一块鱼形小岛上,面积约7150亩,6条河涌穿村而过,8.1公里的外江大堤宛如半张的弓。自“百千万工程”推进以来,高沙村以“多彩”为笔、“创新”为墨,在环境美化、公共建设、文旅发展三大领域持续发力,先后荣获“广东省卫生村”“广州市美丽乡村”“南沙区文明村”“南沙区特色精品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将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多彩”画卷徐徐铺展。

走进高沙村,很难不被村中鲜明的色彩抓住眼球——粉色的步道、黄榄快线桥底空间梁柱上的各色彩绘、彩虹色的天梯……平实质朴的乡村景色,在“多巴胺”色彩的层层渲染下,每一处角落都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2024年,国家重点水利项目——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在高沙村正式落地。随着总库容482万立方米的粤海湖(高新沙水库)蓄水运行,工程配套的多元设施也同步对外开放,成为高沙村迈向农文旅发展道路的“硬核支撑”。
以“水利枢纽”为核心主题的水文化公园,让市民在休闲中感受水利智慧;5公里长的环湖休闲长廊,串联起湖光水色与田园风光,成为徒步、骑行爱好者的理想之地;水库工程展览馆系统呈现工程建设历程与技术亮点;70多米高的调压塔与高新沙泵站则以现代工程美学成为独特地标,加之蜿蜒舒展的环江碧道,共同将高沙村的“乡土味”与“都市范”巧妙融合,使其迅速跃升为区域热门打卡地,昔日宁静村落迎来了八方游客。

俯瞰粤海湖,5公里环湖休闲长廊如一条丝带将水库的轮廓勾勒成型。傍晚时分,夕阳为水面镀上金红色光晕,摄影爱好者举着相机,定格落日与70多米高调压塔同框的独特景致。这条环湖长廊不仅是赏景佳地,更是运动爱好者的“心头好”,凭借绝美的沿途风光,被誉为“湾区最美跑步胜地”。
截至目前,这里已成功举办1次骑行比赛、2次迷你马拉松比赛,累计吸引超1600名运动爱好者参与。“来到这里参加比赛,不仅可以迎着美丽的景色做自己喜欢的运动,还能拿到大岗特色的文创产品,品尝到这里的特色美食,真的是全身心的满足。”曾参加樱花节期间迷你马拉松比赛的选手感慨道。

水利工程激活文旅潜能,只是高沙村蝶变的开篇。今年1月份,南沙区“百千万工程”新乡村示范带建设项目——大岗镇“多彩高新沙”新乡村示范带在这里正式启动,为乡村发展再添强劲动能。
紧邻高新沙水库的黄榄快线桥底空间,正经历着从“闲置角落”到“活力阵地”的蜕变。原本单调的混凝土梁柱被拓印上斑斓彩绘,纵深点亮了整个桥底空间;赤、橙、粉渐变的彩虹色天梯如纽带般从地面蜿蜒向上,瞬间抓住游人的眼球;搭配已初见雏形的羽毛球场、五人足球场等运动场地,更添动感气息。
红启网

据了解,这片10多万平方米的闲置场地正进入建设收尾阶段,未来将被打造成充满青春活力的复合型空间。“以后带小孩都不用跑远,在这里既能在儿童乐园玩耍,还可以在球场撒欢,孩子们都太喜欢了。”附近村民难掩兴奋。
配套服务也处处用心。基础设施方面,将配备超300个停车位,同时配合运动场地增设公共厕所、更衣室等公共设施;功能拓展方面,场地还将同步打造露营区、美食店、农田采摘园、农产品直播间等新消费场所,为村民游客拓展消费场景的同时,也对大岗镇乃至南沙区的特色农产品进行帮扶售卖,让游客获得超前“一站式”的服务体验。

高沙村农文旅融合的蓬勃生机,离不开高沙村“全民参与”的坚实支撑。从村容村貌的精致蝶变,到文化活动的温情延续,村民始终是乡村建设的“主角”,众人同心同向、携手发力,让和美新乡村的图景愈发鲜活。

为了让村庄颜值“更上一层楼”,高沙村重点打造了一条人居环境提升路线,针对高沙村西堤街二巷一整段的庭院、花池、外墙、路面进行翻新改造,并把空闲用地改造为方便村民休闲娱乐的转角公园。同时对渔港码头河堤健身步道起点及绿化进行提升,江堤路面被涂鸦成亮眼的粉色,村头巷尾精美墙绘随处可见,还有绚丽的多彩玻璃屋、登上即可观赏田野风光和高新沙水库风景的瞭望塔等特色打卡点,这些精心打造的特色景观不仅搭建起村民休闲与游客打卡的共享空间,更串联起高沙村农文旅发展的“多彩脉络”,让多彩高新沙示范带的蓬勃活力“从内到外”散发出来。


高沙村村容村貌的焕新,更少不了村民从“旁观者”到“建设者”的身份转变。村里通过村民大会、入户走访、评选“美丽庭院”等形式,慢慢点燃了大家主动装扮家园的热情。清理垃圾、整理庭院、栽种花草,村民在改善自家生活环境的同时,也为村庄整体风貌提升添砖加瓦。“现在村里到处都变得又美观又整洁,我们村民肯定也愿意配合弄好自己的小家,住在环境好的地方我们心情也好嘛。”高沙村村民陈女士的话,道出了所有村民的共同心声。


高沙村农房风貌提升改造前后
如今,走在高沙村,粉色步道连接各处打卡点,与黄榄快线桥底空间相映成趣;曾经的闲置角落变身微型花园;陈旧破损的墙面被赋予了新的色彩,吸引了不少游客来此观赏。“我们都很乐见这里被越来越多人喜欢,现在村里人气旺了,我们有些村民都会背着农产品出来售卖,还能增加一些收入呢!”
红启网



高沙村农房风貌提升改造前后

人居环境焕新提升了高沙村的“颜值”与“人气”,坚持数十年的文化活动则成为凝聚人心、拉近邻里之间距离的“粘合剂”,让“共建”有了更深厚的情感支撑。

2024年高沙村第十五届“百千万助力乡村振兴”敬老活动
每年农历九月初八的敬老节,高沙村都会对村中老人进行慰问,并举办敬老晚宴,这一风俗已连续16年被传承延续,成了高沙村最动人的“敬老符号”,也让“孝老爱亲”的美德在村里代代相传;还有每年国庆节举办的篮球赛,由村民自发组队参赛,赛场边加油声此起彼伏,不仅展现了高沙村的活力风采,更凸显了一种更有“人情味”的乡村生活。

2024年“乡村运动,助力乡村振兴”迎国庆男子篮球赛

为助力高沙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继续向新向好,高沙村积极拥抱创新治理模式,通过机制创新与专业赋能,为乡村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在筑牢产业根基方面,高沙村呈现出农业稳健、工业强劲的良好态势。
农业领域
全村内现有耕地3014亩,农业年总产值逾9000万,其中甘蔗、香大蕉、对虾、加州鲈鱼等特色农产品,年产值约7000万元,不仅成为村民稳定增收的“压舱石”,更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农业资源支撑。

工业领域
村内集聚禺山工业园区、高沙花上路工业园区等两大工业园区,入驻厂企约34家,业务覆盖塑料制品、家具、食品生产等多个领域,其中8家“四上”企业、6家专精特精高新技术企业持续释放创新活力与产业势能,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高质量发展活力。
为进一步盘活资源、拓展发展空间,高沙村积极搭建发展新平台。一方面,高沙村成立广州市高沙为民强村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强村公司),通过三大举措激活乡村潜力——整合村内分散的农业资源与闲置住房资源,破解资源碎片化难题;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打通从田间到市场的“产销链路”;探索村民合作共建模式,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并以开展农文旅居间服务等为主要业务,推动村中农文旅产业项目从“零散布局”向“体系化推进”转变,让乡村特色资源高效转化为发展优势。

与此同时,作为南沙区农村职业经理人的试点村,今年3月,高沙村迎来职业经理人正式入职。
农村职业经理人
农村职业经理人为运用专业知识和市场化理念,深入挖掘乡村的生态、文化等资源潜力、帮助开发并盘活村中闲置资产、负责强村公司合作运营等事项的专业人才。
截至目前,该职业经理人通过强村公司承接大岗镇特色农产品推广服务,主动对接供销社、国有企业、农业企业等超50家;同时探索本地农产品进入社区团购及省外供应链渠道,并依托樱花节、中国大学生文商旅经营与策划虚拟仿真大赛以及职校生助农直播带货等线上线下活动,开展多元化的特色农产品销售业务。
在宣传渠道方面,高沙村职业经理人通过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等建立集休闲观光、趣味体验、特色美食、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水润高沙”数字平台,吸引更多游客成为高沙村“云村民”,初步构建起集宣传、活动、展销于一体的乡村宣传矩阵,不仅推动高沙村成为大岗镇农特产品从品牌打造到对外销售的中转站,更让村民的“种养收益”与村集体的“服务收益”实现同步增长。

2024年,高沙村村集体两级经济年收入已达580万元。在创新治理模式的持续赋能下,高沙村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潜力正不断释放,未来发展充满想象空间。高沙村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各项创新举措逐步落地见效,高沙村将加速推动发展动能从‘资源优势’向‘模式优势’转变,为村集体经济持续增长构筑起强劲引擎,助力乡村发展行稳致远。”
从水库碧道的文旅图景,到全民共建的和美家园,再到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升级,高沙村以“多彩”为底色,用实干绘就乡村振兴鲜活答卷。在“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过程中,这座兼具颜值与实力的新乡村,正以永不止步的探索精神迈向高质量发展。未来,高沙村的“多彩”画卷将更值得期待。
来源:大岗发布红启网
睿迎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