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改检验报告骗保配资交易宝
负责人被判刑12年
8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依法严惩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4起。其中有一起定点医药机构的控制人通过篡改检验报告等医疗文书方式,骗取医保基金的典型案例。
2018年1月,重庆某医院注册成立,2019年5月成为定点医疗机构,被告人杜某君系实际负责人,经营过程中,杜某君推行让病人低价或者免费住院治疗、向“大额病人”返利等做法,通过医生、医助等工作人员向病人宣传、病人“老带新”等方式,吸引大量中老年医保病人住院治疗,并采取先开住院证办理住院手续再开检查单,或者虽先开检查单但在检查结果出来之前便办理住院手续等方式,将有住院意愿的病人全部收治入院,提供吃药、雾化、输水等基础医疗服务,并大量开具高利润抗生素等药品。
为了使上述人员符合住院要求和逃避查处,杜某君指使或者默许医生、医助与检验科医技人员互相配合,修改住院人员的血常规检验报告、DR检查报告等,并将住院期间产生的药费、检查费等通过医保报销,骗取国家医疗保障基金390余万元。
《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规定:定点医药机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伪造、变造、隐匿、涂改、销毁医学文书、医学证明、会计凭证、电子信息、检测报告等有关资料,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的,对组织、策划、实施人员,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杜某君作为定点医疗机构的实际控制人,指使工作人员弄虚作假,篡改医学检验数据,制作虚假病历,使不需要住院的患者入院治疗,骗取医保费用,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法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杜某君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
02
多起医院骗保案
检验人裹挟其中
近年来国家医保局及各地医保局通报多起检验人涉嫌骗保案例,包括虚构检验项目、伪造检验报告,篡改数据骗取医保基金等。
2021年配资交易宝,四川达州宣汉县民泰医院医保诈骗案中,为使得就诊费用达标,检验科对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进行了篡改,让医院能顺理成章地安排住院。
2022年4月至5月,为提升医院收入,某民营医院的法定代表人林某某与院长翁某某、医生陈某某与李某甲、检验科工作人员李某乙合谋,利用养老院医保患者资源实施骗保。
检验科李某乙在明知部分患者不具备住院指征的情况下,篡改检验报告以制造住院条件。其行为构成诈骗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3年,福建某该民营医院男科医生通过微信聊天等方式,指示检验科篡改、伪造患者前列腺液、尿常规检验结果,诱导患者接受不必要的诊疗和消费。
同样是2023年,重庆卧龙医院骗保案中,检验科负责修改病人检查系数指标,伪造各类检测报告,从而达到骗取病人办理住院的目的。
03
面对造假骗保
有人选择举报
2024年配资交易宝,江苏省无锡虹桥医院放射影像科医生朱成刚实名举报所在医院骗保的事件曾引起广泛关注。
由于该医院系统内出现了一些根本没在他们科室做过影像检查的患者病历,他们既没在医院拍过片子,也没有放射影像科归档的影像号,病历记录里却有“根据影像做出的诊断”,朱医生怀疑该医院涉嫌伪造病历,骗取医疗保险。
国家医保局派出飞行检查组进驻后核实,该院涉嫌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2228.4万元,其中以勾结中介或以免费体检为名,拉拢诱导参保人员虚假住院,通过伪造医学文书、虚构诊疗服务等,涉嫌欺诈骗取医保基金1179.2万元。
广东潮州饶平县中医院检验科副主任邱医生此前也曾举报所在科室数据造假。
邱医生2023年初在设备原始检验数据查阅时,发现不少检测报告与原始数据都存在不相符的情况。主要集中在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等几个价格较高的项目后,将情况上报给医院管理层以及上级主管部门。
饶平县卫健、医保部门调查后回应称,暂未发现有数据造假行为,但是饶平县中医医院的确存在信息管理混乱(主要是原始数据未保留),个别数据参差不齐的违规行为。县医保部门随后依规对其作出处罚,并要求医院限期整改。
04
已身处泥潭之中
如何保护好自己?
当下,检验行业面临行业调整叠加经济调整期双重阵痛,各地医疗机构或降薪或裁员,短时间内的人员过饱和导致无论是行业老人还是新面孔都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这种状态下事实上削弱了检验人对这些违法违规行为的说【不】的底气。尤其民营医院的生存压力更大,创收的目标是压在每一个人头上的巨石,因为不服从可能就意味着辞退。
生存压力面前,坚持原则、不妥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就连朱医生在后续澎湃新闻的采访中也表示,他之所以选择实名举报医院骗保问题,也是因为和院方之间存在矛盾。矛盾不可调和,院方不择手段,他也是被逼到迫不得已,才选择举报骗保的问题。
事后医院被相关部门责令停业,同事、医院的供货商不理解,指责他的举报可能会让大家丢饭碗。
即使举报前已经考虑清楚后果,有关部门也对他进行了必要的保护,从医30多年的朱医生还是在考虑离开无锡。
面对蜂拥而来的工作压力,上级压力,生存压力,道德压力,人际压力,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鱼死网破”。
身处泥潭之中,如何保护好自己?
工作中注意留存本人所在医药机构欺诈骗保证据,该记录的一定要记录、该拍照的一定要拍照、该录音的一定要录音、该备份的一定要备份,他人指令或要求销毁证据时一定要妥善安全保存相关证据。
检验报告作为医疗诊断、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的核心依据,其真实性直接关乎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体生命健康。
现实中,面对上级压力,生存压力,情感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希望每位医务人员都能坚持本心配资交易宝,不要拿职业生涯冒险。
睿迎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