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宝山量华网,房子是总高6层的公房,我们住顶楼,60平方米左右的两房,最初的时候三口之家住住刚好,我妈有时候会过来做个饭。
随着孩子长大,原本觉得还可以的空间变得拥挤了起来,尤其是小学高年级之后,功课多了起来,需要单独的一个空间做作业。
一开始的时候还能混混,到后来要小升初的时候,我爱人和我说,一方面是初中离我们家还有一段距离,来回接送没之前那么方便,另外一方面上海中考很重要,需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环境。
我想了想,目前的房子也住了十年了,现在刚好可以趁着房价低置换一套更大一些的。
当时我看了一下附近的房价,找中介挂了220万,想加点钱置换一套360万左右的二手房。
挂完牌之后,中介也曾带过几个人来看房,由于是我们自住的房子,我们维护得很好,看房的人都觉得我家房子不错,但回去之后,中介都表示希望我们能再降一点价格。
我们这房子买的时候虽然没在上海2015年涨起来那波之后,但入手的时候也已经涨了不少,成交价也要170万,再加上房贷利息和装修的钱,其实根本就没赚钱。
但是中介不管这些,知道我们已经有看中的想要置换的小区,就和我们说,要想快点卖掉,只能挂200万左右。
我们有认真考虑过中介报的价格,但是思前想后,还是舍不得。
首先中介报的价格不一定就是成交价格,买家到时候肯定还会再还一点,这样最终的成交价只有190万往上了,其次如果房价少了这二十多万,就代表我们的房贷得多背二十多万。我们都是工薪阶层,孩子读书也需要钱,差1000块的利息对我们生活质量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最终,在一个邻居的提醒下,我们放弃了卖房置换的念头,而是选择了租房。
因为我们原本还是打算住在附近,整个生活圈不变量华网,找个离孩子学校稍微近一点的地方,找个面积稍微大一点的房子而已。
既然如此,我们可以把现在住的房子租出去,然后再租一个面积稍微大点的房子。
这么一来,原本被房价困住的我们忽然开朗了。
如果是买房,我们可能只买得起350万左右的房子,毕竟我们能承受得起的每月房贷支出是固定的。
但如果把房贷支出的预算转换成房租,我们可以选择的余地瞬间大了起来,不仅可以选距离近一点面积稍微大一点的,甚至还能租到带电梯的商品房。
于是,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找房子,最终找了一个非常满意房子,有100平那么大,还是带电梯的商品房,租金6300元/月。
而我们自己的房子租出去的价格也有4200元/月,前后需要补的租金差只有2100元。
不仅完美符合我们距离和面积的要求,甚至每月的固定支出还变少了。
我们算了一笔账,如果真的以中介给我们压的价格卖出我们的房子,20万的差价够我们整整租8年,这还没算如果买房还需要背的房贷。
如今我们已经搬进了租的房子,自己的房子也成功租了出去,两边都签了1年的合同。
在我们完成以上操作之后,我们将我们的事情分享给朋友们,没想到朋友告诉我,现在上海这样自己有房却还在租房的人其实有很多。
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新房太远,工作在市区,所以租房方便,还有一部分就是我们这样的,房子太小需要住大一点的,所以换着租。
原本以为是“邪修”的“改善”操作,没想到现在竟然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我想了一下,租房最大的缺点是不稳定、归属感、落户等,我原本就有房,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但同时我又能享受到租房高性价比,以及可以随着学校或者工作变动而变化的自由度。
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买房不可能买到十全十美的房子,只能在有限的预算里面选择1-2个最重要的点,而且因为房价的关系,我们在买卖房子的时候其实也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但租房就不同,由于上海租金回报率很低的关系,我们甚至可以住到原本自己买不起的房子里。
我觉得,在目前谁都不知道房价到底最终会怎么走的情况下,像我家这样又有改善需要又对价格特别敏感的家庭,也许先“租房改善”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编者手记
友友说自己是“邪修”,和别人“买房置换改善”不同,他选择“租房改善”。
从数据来看,上海租赁市场两、三居室的租赁产品市占率达到了44.6%,较去年年初增长7.1个百分点。
像友友家这样的整租签约量自2024年以来就自不断攀升。
目前“以租代购”正在成为更多家庭的选择,“租房改善”也未必是一种“邪修”。
睿迎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